您的位置:首页 > 国际 >

抚平历史“伤疤” 广东茂名露天矿生态修复变公园

2016-05-04 18:01:21 来源:中国新闻网

  中新网茂名4月29日电 题:抚平历史“伤疤”广东茂名露天矿生态修复变公园

  中新网记者 程景伟

  站在广东茂名露天矿原址上,黎安兰看着眼前望不到尽头的矿湖感慨万千:当年热火朝天地开矿炼油的情景已然不再,露天矿经过数年的生态修复,正逐渐变身为公园和绿洲。

  在过去数十年里,这位头发灰白的老矿工,见证了广东茂名露天矿开发、辉煌乃至关闭、生态修复的全过程。

  1958年8月,中国南方最大的露天矿山在地处粤西的茂名破土动工,像黎安兰这样上万名的技术人员和工人汇聚于此。从1961年投产到1992年底停产,累计开采油页岩1亿多吨,生产页岩油292万吨,在石油能源紧缺的年代,对中国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。

  跟随着茂名市长李红军和广东省林业厅多名官员的脚步,中新网记者近日探访了茂名油页岩露天矿原址。

  “矿坑海拔负70米深,在炼矿的过程中采用了一些酸性物质,导致对水体有一定破坏;另外,整个地表原生态都已经是满目疮痍。”李红军指着大矿坑湖向记者讲述起矿区环境污染情形。

  老矿工黎安兰也回忆说:“当年采矿的废水沿着小东江流到了数十公里外的湛江吴川,污染特别大,以致于沿江村民无水可饮”。

  开采油页岩带来的环境代价十分沉重,露天矿区及周边生态恶化,矿坑湖一度成为了“死水湖”,同时带来水土流失、边坡失稳等地质灾害,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,当地民众上访不断。从卫星图片上看,当时的露天矿宛如一块巨大的“伤疤”。

  把山清水秀、蓝天白云还给市民,是黎安兰所乐见之事。露天矿综合治理被当地官方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。2014年开始,试图抚平这一历史“伤疤”的引水、种树、建馆、修路四大工程一一铺开,南中国规模最大的露天矿公园雏形日渐浮现。

  李红军称,引水工程将鉴江、矿湖、小东江水系连成一体,矿湖死水变成了活水,再利用石灰中和酸性湖水,进一步提升矿湖水质。

  “我们还发现了湖中有鱼类,矿湖堤坝正准备修建一些观景台、亲水平台和小型游艇码头,供市民休闲娱乐,将来还要搞起国际龙舟大赛”,李红军笑着说。

  当地投入资金超过1100多万元人民币进行了植树造林,逐步推进矿山迹地生态恢复,既保持矿坑原始、独特的景观和风貌,又防止水土流失和滑坡。诸如粉紫荆、风铃树、腊肠树、美丽异木棉等特色树种也开始扎根生长。

  在微风细雨中,矿湖水泛出蔚蓝色彩,两岸的红花绿叶相衬,大片树苗迎风挺立,生机盎然。然而,很多人并不知道,这里曾经寸草不生。

  从采矿炼油工业中崛起的茂名市,被称之为“南方油城”。直到今日,茂名转型以加工进口原油为主,发展成为了中国石化产业的龙头城市,而露天矿依然是市民们的独特记忆。

  记者看到,在矿区的一座山岭上,建筑工人正忙碌着改造废弃厂房。在香港设计师绘制的蓝图里,这里将建成露天矿博物馆,预计今年7月可完成主体工程,届时将成为传承矿业文化和油城精神的平台。(完)

[责任编辑:]

相关阅读

参与评论

Copyright @ 2008-2016 www.zhongguangw.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广网 版权所有